【培栋】用美术教育提升人格修养——“艺术.美育.修养.人格”美育教育高端论坛在徐州美术馆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2512月15日,寻根·问道——刘德超书画艺术暨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美育教学成果展”
举行的同时,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邀请业内人士,
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
“艺术·美育·修养·人格”的高端论坛,
让在座的学生受益匪浅。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高度重视和加强美育,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美育落实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美育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兴趣,逐步形成志趣,并最终成为一个人的志向。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环境、审美世界,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艺术是一种薪火相传
陈大良
中国书画院安徽分院副秘书长
能在徐州美术馆参加这么一个活动让我感触非常深。
第一点,我感觉到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这种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坚定文化自信,
把艺术引进学院的这种行动,
令我非常得敬佩。
艺术贵在标新立异,贵在创新,你画得再好,
没有自己的面貌打不出去。
那么刘德超老师为什么打的出去?
你看他的画,就是出他之手,
它的可贵之处、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在现场还有一个小细节,
刘德超老师的画师从李可染大师,
画展的另一位主角王俊文师从于刘德超,
而培栋实验学校的学生中有几位是王俊文的学生,
这其中的薪火相传可以看到中国画未来的希望。
自从有中国画以来,
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我们走到今天,
主要是一代又一代传承。
根深叶茂才是真的风华正茂
王建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
此次画展的主题是“寻根问道”,
个人认为这4个字用在培栋同学们的身上可能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为什么呢?首先是问道”,问什么道?
我个人理解就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它其中蕴含的内在的东西,我们学国画也好,
学艺术也好,怎么样能学好?
就是刘老这样的人才能学好,踏实、勤奋、创新,
80多岁仍然行走在艺术的道路上。第二“寻根”。
根在哪里?我们年轻人的根就是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当代的大画家都是把画好国画作为弘扬
“国光来对待。所谓“国光”就是为国争光。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的蔡校长非常可贵之处就
是让学生把自己的艺术之根、
学养之根、人格之根扎得很深。
如果没有美学素养、美育素养你站不稳,
长不高,心不远也成不了大器,
根深叶茂才是真的风华正茂。
人格修养的全面培塑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姚建
铜山区文联主席、书协主席
培栋的学生很幸运,因为有一个好校长。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蔡校长的教育观我认为是一种大教育观,
这种大教育观也是我以前30年前做教师的一个梦想。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
从而将同学们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让我们学生最终达到人格修养的全面培塑,
这是一个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美育就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我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从来不给他去讲数学题,
我认为那是记忆类的问题,那是老师的问题。
我要带着孩子探寻道理,这个东西非常重要。
艺术就是探寻道理的一个切入点,一个很好的平台。
另外,在这次画展中,我认为学生们应该从刘德超老师身
上学到一种东西,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执着。
刘老师80多岁了,一直在传统的道路上探索,
况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还有创新,这是非常难得的。
美育教育是有高度的教育
张永刚
徐州爱登堡国际学校校长
我参与创办了南京大学、
苏州中学2+4少年班,我是操盘手。
2012、2013、2014我们招了三届学生,
他们是免高考的,中考结束以后,考进这项目以后,
高中两年,直接升入南京大学。那个班学生每学期我给他们每周排一次美术课,而且是两节联排,也就是两个小时。这个班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科学家,不是培养画家的。
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依据在哪呢?
依据是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对应智慧和情感。
我不需要我的学生成为大画家,但他们必须要有美术素养。
举个例子,
中国科学家有“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著名的歌唱家,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和鲁迅先生齐名的国学大家,
钱伟长的叔父是国学大师钱穆。
所以说,重视美育教育是有高度的。
美育是一种竞争力
蔡沛东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校长
美育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且在培养、转化青少年的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认为应当相信学生,
给予他们表达思想的“秀场”,
在激发求知兴趣和热情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生活审美品质,
从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具备积极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步入完美的精神境界,让人生充满美。
而就当前的整个教育生态来看,
从生活到好生活再到美好生活,
从教育到好教育再到美好教育,
是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美育有深入研究与践行的必要。
培栋学校建校三年来,全面推进美育教学工作,
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现代美育教育体系:
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
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相联系的美育教育。
除此之外,培栋实验学校还着力打造符合新时代的美育课程,
国标美术、特色选修课、名师讲堂、师徒传承“四方融合”,
为学生营造浓厚、热烈的艺术氛围,
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作为培栋书画院名誉院长的刘德超先生将与培栋学校一起,
博采众长,迈上新的、更高的艺术境界。未来几年,
我校将进一步扩大艺术家交流合作群体,寻文化之根,
问教育之道,进一步拓宽美育教学道路,
为美育教育的发展做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积极贡献。
用美育培养人的幸福感
朱景坤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我之前16年都是进行的大学教育,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一脚踏入到基础教育,
而且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
到国际高中15年一贯制的学校,
所以对我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
到基础教育之后我就有一个新的思考,
就是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在大学做的时间很长,
也看到很多学生到大学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了,
甚至有些很极端的事情发生。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想大学跟基础教育的差别是体现多方面的,
大学是个专业性的教育。
基础教育是奠基教育,
大学是个成才的教育,
基础教育更应该是成人的教育。
用美育培养人,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幸福,
如何去识别幸福,
如何让自己成为未来幸福的一个人。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情智共生,身心两健。
我们需要教孩子如何识别美,
这是最核心的最关键最关键的,
当然还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教育的本质是求真、求善、求美
刘军
铜山区房村镇小学中心校校长
我要说的第一个话题是教育是什么?
其实教育就是唤醒生命,
就是让学生有着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一种人生价值,
这是学校的任务,其实这个任务是和美育紧密联系的。
教育的本质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第二个话题是在乡村小学如何开展美育教育?
我在乡村小学工作了30年,在张集实验小学做了9年校长,
这所学校是江苏省的一所书法名片。
我们在这所学校里面搞了20年的书法教育,
我们提出”写好人生每一笔“这样一个办学理念,
其实就是树人。
通过这二十年的写字教学当中,
我们感觉到孩子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们对人生的目标是明确的,
他们的思想是坚定的。
学校也因此变得更加有文化、有自信。